(除湿机的制作方法(10页))
PAGE
PAGE1
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1.本有用新型涉及空气湿度调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湿机背景技术:2.相关技术中的除湿机,通常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风机,风机引导室内空气经过蒸发器,室内空气和蒸发器举行换热降温而产生冷凝水,此时室内空气成为低温饱和湿空气,低温饱和湿空气再经过冷凝器被加热成为干燥中温气体,而后再排入室内。但是因为低温饱和湿空气挺直与冷凝器举行换热,无法对该低温湿空气充分利用,除湿机的除湿量较低。3.一些除湿机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增设有辅助冷凝器,用低温湿空气对辅助冷凝器的降温除湿,以提高除湿机的除湿量,但是因为辅助冷凝器的布置方式不合理,除湿机的性能依旧不抱负。技术实现要素:4.本有用新型旨在起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有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除湿机,该除湿机能够提高冷凝器的换热量,优化产品性能,且具有除湿量高等优点。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有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风路和其次风路,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路连通,所述出风口分离与所述第一风路和所述其次风路连通;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辅助凝水器,所述辅助凝水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辅助凝水器包括多个辅助风管,所述第一风路依次经过所述蒸发器、多个所述辅助风管的外表面和所述冷凝器,所述其次风路依次经过多个所述辅助风管的内部和所述冷凝器;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壳体内,用于引导所述壳体的空气流经所述第一风路和所述其次风路后排出。6.按照本有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能够提高冷凝器的换热量,优化产品性能,且具有能耗低、除湿量高等优点。7.按照本有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路和所述其次风路在经过所述冷凝器前汇集。8.按照本有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辅助风管包括起码一个送风风管和起码一个冷凝风管,所述送风风管的朝向所述冷凝器的一侧设有多个送风孔,多个所述送风孔沿所述送风风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9.按照本有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送风孔的横截面积沿所述其次风路的导风方向逐渐减小。10.按照本有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风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冷凝风管的长度。11.按照本有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风管和所述冷凝风管分离为多个且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罗列成一排,所述送风风管和所述冷凝风管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风路和所述其次风路的方向间隔且交替布置;或所述送风风管为多个且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罗列成起码一排,所述冷凝风管为多个且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罗列成起码一排,每排中的辅助风管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风路和所述其次风路的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排中的辅助风管对应设置或错开设置,其中所述送风风管所在排相对于所述冷凝风管所在排越发逼近所述冷凝器。12.按照本有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风管和所述冷凝风管的朝向同一侧的一端的端面放开设置,所述送风风管的另一端的端面封闭设置,所述送风风管的另一端的周壁的底部设有凝水孔,所述冷凝风管的另一端的端面放开设置。13.按照本有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送风风管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送风风管的所述另一端低于所述送风风管的所述一端;所述冷凝风管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冷凝风管的所述另一端低于所述送风风管的所述一端。14.按照本有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凝风管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面相对于所述冷凝风管的轴向倾斜设置且朝向所述冷凝器。15.按照本有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辅助风管的横截面构造成蛋形且具有第一圆弧部和其次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朝向所述蒸发器设置,所述其次圆弧部朝向所述冷凝器设置,所述第一圆弧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其次圆弧部的直径。16.按照本有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辅助风管的横截面具有第一轴和其次轴,所述第一轴的两端分离与所述第一圆弧部的中央和所述其次圆弧部的中央相交,所述其次轴正交于所述第一轴;所述其次轴与所述第一圆弧部的中央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其次轴与所述其次圆部的中央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其次轴的长度的普通为l3;其中,l1/l3=1~2,l2/l1=2~3。17.按照本有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辅助凝水器还包括:第一端板和其次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每个所述辅助风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端板且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其次端板。18.按照本有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其次端板的长度和/或所述第一端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其次端板的宽度。19.本有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显然,或通过本有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